//www.job910.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 详情

“教师资格准入门槛”究竟该怎么提高?

发布时间:2010-09-10  点击量:1378次  分享至

全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即将开始试点。教育部将建立“国标省考县聘”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管理机制,组织教师资格考试,建立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制度。将进一步制定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规划,有计划地对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进行五年一个周期的分类、分层、分岗培训,到2012年使全国小学教师学历达到专科以上的水平…(《扬州晚报》9月4日)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既然教师的素质的确关系到孩子们能否健康成长,那么,作为“为人师表”的职业,当然应该有严格的标准才是。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资格和准入门槛同样也应与时俱进。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部提高教师资格准入门槛,并计划到2012年使得全国中小学教师达到专科以上水平,有了教师素质“水涨”这一前提,教育水准的“船高”,无疑值得期待。

  不过,教师素质的提升固然无可非议,但是,当教师准入门槛的提高,依旧只是纠缠于教师的学历,甚至仅仅是规定了“专科”学历这样一个笼而统之的标准,恐怕值得商榷。的确,对于尚不具备专科学历的教师而言,拿到“专科”学历当然需要通过培训和相关考试,在这个过程中也或多或少能有所进步。但是,教师们统统有了“专科”学历,恐怕并不能等同于教师资格门槛的提升。不仅如此,放在“研究生本科化,本科生高中化”这一学历蜕化的背景下,“专科”学历究竟是让教师准入门槛“抬高”了还是“降低”了,倒是更需打上个问号。

  事实上,把学历与教师素质及其准入门槛混为一谈,本就是个误区。正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点在教育行业其实也并不例外。真要提升“为人师表”者的素质和水准,与其设定什么无关实质的学历标准,倒不如向各路人才敞开大门。而现实中,教师资格的开放程度其实相当局限,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更是被视作教师的唯一正规来源。不可否认,毕业于师范院校,持有师范学历固然是正规军,但却不应该成为教师资格的认定前提。而在国外,教师从业者则并没有师范生这样的限制,而更多是看一个人的素质、知识背景和经历。学校不仅非常欢迎各类专业的人员前来从教,工程类、艺术类等与师范无关的各类专业人才也都同样可以凭借自己非教育背景的行业经历执教校园,这些学校甚至认为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可以让学校的师资力量更加协调,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社会,甚至有助于学生们将来的兴趣发展和职业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看,真要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与其陷入学历陷阱中不能自拔,倒是不妨敞开胸怀接纳人才。只要校园对于优秀人才更包容更开放,教师准入门槛的抬高与素质的提升,其实完全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广东全力建设教育高地 书记省长做教育“后勤”

下一篇:教师节来临 教育部向全国教师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