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ob910.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办学校> 辽宁公办学校

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实验教师招聘计划

发布时间:2011-07-15  点击量:4169次  分享至

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实验教师招聘计划
发布时间:2011/7/14 15:21:10
 
大连海事大学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在学校设立分校;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年,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1998年,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所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DNV三个认证规则证书的大学;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2006年,交通部、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就支持加快大连海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达成了共建协议。通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类院校的前列。
大连海事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声誉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3年,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2009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李长春、张德江、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学校致信或题词祝贺,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视察了学校。
大连海事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学校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0.3万平方米。学校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验楼群、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水上求生训练馆、教学港池、图书馆、游泳馆、天象馆等;拥有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4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2艘远洋教学实习船。
大连海事大学设有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系、物理系、体育工作部、专业学位教育学院、交通运输高级研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院(航海教育研究所)等19个教学科研机构,设有49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25000余人,同时招收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并校5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6万余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运事业的骨干力量。学校还为7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培训留学生及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000余名。
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翻译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15个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连海事大学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273名,博士生导师(含兼职)195名,聘任二级教授34名,三级教授66名,并涌现了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船机修造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海洋环境保护、海事法规体系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专业理论深厚、科研能力较强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学校还聘请共享院士5名、“长江学者”3名、讲座教授65名、客座教授364名,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实质性工作与交流,使大连海事大学师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各学科前沿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
大连海事大学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越南、斯里兰卡等国家的50余所国际著名院校、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合作科研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2005年3月学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培养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首次招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学校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建立了我校校区,并于2007年在斯里兰卡开始招生,实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学校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亚太航海院校联合会(AMETIAP)、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IMLA)、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国际航运协会(ISF)、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以及马士基(MAERSK)、日本邮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学校还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教育资源。
新百年、新海大、新征程、新贡献,大连海事大学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新目标,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弘扬“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承载使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并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以上内容统计数字截止为2011年4月)
学校主页网址:http://www.dlmu.edu.cn
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专任教师招聘计划
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实验教师招聘计划
发布时间:2011/7/14 15:21:10
 
大连海事大学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在学校设立分校;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年,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1998年,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所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DNV三个认证规则证书的大学;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2006年,交通部、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就支持加快大连海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达成了共建协议。通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类院校的前列。
大连海事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声誉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3年,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2009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李长春、张德江、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学校致信或题词祝贺,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视察了学校。
大连海事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学校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0.3万平方米。学校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验楼群、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水上求生训练馆、教学港池、图书馆、游泳馆、天象馆等;拥有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4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2艘远洋教学实习船。
大连海事大学设有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系、物理系、体育工作部、专业学位教育学院、交通运输高级研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院(航海教育研究所)等19个教学科研机构,设有49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25000余人,同时招收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并校5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6万余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运事业的骨干力量。学校还为7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培训留学生及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000余名。
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翻译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15个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连海事大学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273名,博士生导师(含兼职)195名,聘任二级教授34名,三级教授66名,并涌现了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船机修造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海洋环境保护、海事法规体系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专业理论深厚、科研能力较强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学校还聘请共享院士5名、“长江学者”3名、讲座教授65名、客座教授364名,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实质性工作与交流,使大连海事大学师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各学科前沿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
大连海事大学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越南、斯里兰卡等国家的50余所国际著名院校、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合作科研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2005年3月学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培养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首次招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学校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建立了我校校区,并于2007年在斯里兰卡开始招生,实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学校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亚太航海院校联合会(AMETIAP)、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IMLA)、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国际航运协会(ISF)、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以及马士基(MAERSK)、日本邮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学校还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教育资源。
新百年、新海大、新征程、新贡献,大连海事大学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新目标,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弘扬“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承载使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并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以上内容统计数字截止为2011年4月)
学校主页网址:http://www.dlmu.edu.cn
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专任教师招聘计划

单位 需求专业 需求人数 需求人员层次 对需求人员具体要求 学院联系人
联系方式
航海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 1 博士 各教育阶段均为遥感、地理信息、环境监测相关专业;参与过重大项目研发,并能从事国家重大项目和基础研究;能够承担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教学工作,从事海上立体监测技术与平台构建研究与开发相关科研工作。 李颖教授 84726829
13889503258
lydmu@126.com
轮机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 2 博士/教授 能承担轮机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具有很强的科研开发或理论研究能力,对学科现有方向的科研能起到促进、夯实的作用;承担轮机相关方向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作;持证者优先。 赵友涛0411-84729326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电器类相近专业 1 博士/教授 有高质量论文发表,有较强的研究工作能力;能够承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船舶电子电气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赵友涛0411-84729326                     王 丹0411-84728286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工程) 1 博士 各教育阶段均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发表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TCP/IP原理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性能分析相关科研工作。 赵子祥0411-84727661 
软件工程与理论
(软件工程)         1 博士 本硕阶段为软件工程专业,博士阶段从事与软件工程或计算机应用相关的研究开发工作,且至少有一个学历学位在外校取得;系统地学习过软件工程专业或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对.Net或JAVA开发平台有较深入的研究并有较好的实际应用,能承担《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体系》、《.net体系及编程》、《软件需求工程》、《J2EE与中间件技术》等教学任务; 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谢益武0411-84729625
软件工程与理论(智能科学与技术) 1 博士及以上 逻辑思维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能承担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信息检索》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张俊0411-8472528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数学类专业 1 博士及以上 各教育阶段均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所属专业或计算数学类专业;能承担离散数学,计算机图形学等教学任务。 桑国明15524836769
计算机系统结构 1 博士及以上 本科专业为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硕士及博士专业为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者优先;能承担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等教学任务。 桑国明1552483676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 2 博士及以上 本科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或“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且本科学习成绩优秀,提供大学本科成绩单;能够承担高频电子线路和信号与系统等教学工作并指导实验。 齐国清0411-84723935
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 1 博士 博士专业为光学相关专业;能够承担《物理光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光电检测、光电成像、数字图像处理等相关技术内容的研究和工程项目。 许文海0411-84723177
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 1 博士 博士专业为光电检测相关专业;能够承担《光电传感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光电检测、光电成像、数字图像处理等相关技术内容的研究和工程项目。 许文海0411-84723177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1 博士 本科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或“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博士学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或“电子科学与技术”;能够承担《低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教学任务。 王国峰
谭克俊 84729301-601
tankejun@263.net
计算机应用技术 1 博士 能胜任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侧重硬件基础)。 刘朝斌13940949602
计算机应用技术 1 博士 能胜任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侧重编程语言如VB、C 等)。 刘朝斌13940949602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 博士 本科为“211工程”及以上大学的港航管理类专业或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航运管理专业;能够承担交通运输、港航管理类的教学工作;能双语教学。 孙洁84724239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 硕士及以上 本科为航运管理类专业,硕士为国外港航相关学校毕业,能够承担交通运输、港航管理类的教学工作;能全英文授课。 孙洁84724239
国际贸易 1 博士 985学校毕业的博士;承担国际贸易专业相关教学工作;能全英文授课。 孙洁84724239
工商管理 1 博士 985学校毕业的博士;承担工商管理专业相关教学工作;能全英文授课。 孙洁84724239
公共管理 1 博士 承担公共管理专业相关教学工作;能双语授课。 孙洁8472423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洋科学/海洋环境监测与分析 1 博士及以上 有海洋监测相关科研工作经验;第一作者SCI和EI论文6篇以上或发表论文影响因子合计6.0以上;能够承担《海洋监测测量学》的教学任务,从事海洋污染物、重金属迁移转化过程的相关科研工作;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级项目者优先。 孙冰0411-84725275 sunb88@dlmu.edu.cn
海洋科学/物理海洋/海洋地质 1 博士及以上 有海洋物理相关科研工作经验;第一作者SCI和EI论文6篇以上或发表论文影响因子合计6.0以上;能够承担《海洋地质学》、《海洋动力学》的教学任务,从事海域管理方向的科研工作;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级项目者优先。 孙冰0411-84725275 sunb88@dlmu.edu.cn
生物技术/生物物理 1 博士及以上 985院校毕业,各教育阶段学位都要在外校取得;科研业绩突出;能够承担《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教学任务,从事空间辐射遗传变异机制的科研工作;有在大学里助课经历、参加国际会议并发表论文经历、领导小组参与科研或协助教授带研究生的经历者优先; 孙冰0411-84725275 sunb88@dlmu.edu.cn
生物物理学科
孙野青13591808171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 1 长江学者、国家杰青 各教育阶段均为机械工程相关专业;近5年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以上;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以上;承担过本科、研究生课程;能够承担机械工程相关课程的讲授任务及相关学科建设和学位授权申报工作;能组建科研团队;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张会臣 0411-84724596   hczhang@dlmu.edu.cn                林成新 0411-84724292          lch_xin@126.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 1 长江学者、国家杰青 各教育阶段均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近5年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以上;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以上;承担过本科、研究生课程;能够承担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课程的讲授任务及相关学科建设和学位授权申报工作;能组建科研团队;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张会臣 0411-84724596   hczhang@dlmu.edu.cn                孙俊才 0411-84727959                sunjc@dlmu.edu.cn
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2 博士 各教育阶段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专业;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以上;参与过国家级项目研究;能够承担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讲授,从事船舶设计或游艇设计、工业设计相关科研工作;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张会臣 0411-84724596   hczhang@dlmu.edu.cn                张佳宁 0411-84723619          jianingzhang@tom.com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救助与打捞工程/机械工程 1 博士 各教育阶段为机械工程相关专业;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以上;参与过国家级项目研究;能够承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讲授,从事机械电子工程或海洋工程相关科研工作;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张会臣 0411-84724596   hczhang@dlmu.edu.cn                林成新 0411-84724292          lch_xin@126.com
法学院 海商法 1 博士及以上 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或者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从事海商法、海事法教学与科研。 单红军 13304262000
hongjunshan@yahoo.com.cn
韩立新 13500730968
hlxwhy@gmail.com
刑法学 1 博士及以上 应届博士须本、硕、博均为法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或者参与过省部级科研项目,在CSSCI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必须承担过省部级课题,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能够承担刑法学教学与科研。 单红军 13304262000
hongjunshan@yahoo.com.cn
赵微 13591838691
lawyyy@yahoo.com.cn
刑事诉讼法学 1 博士及以上 应届博士须本、硕、博均为法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或者参与过省部级科研项目,在CSSCI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必须承担过省部级课题,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能承担刑事诉讼法教学与科研。 单红军 13304262000
hongjunshan@yahoo.com.cn
赵微 13591838691
lawyyy@yahoo.com.cn
国际私法学 1 博士及以上 应届博士须本、硕、博均为法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或者参与过省部级科研项目,在CSSCI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必须承担过省部级课题,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博导须在本学科全国性学会担任理事以上职务,在本学科具有重要影响。 单红军 13304262000
hongjunshan@yahoo.com.cn
王淑敏 13591728200
sunnyw@163.com
国际公法学 1 博士及以上 应届博士须本、硕、博均为法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或者参与过省部级科研项目,在CSSCI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必须承担过省部级课题,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博导须在本学科全国性学会担任理事以上职务,在本学科具有重要影响。 单红军 13304262000
hongjunshan@yahoo.com.cm
王淑敏 13591728200
sunnyw@163.com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 博士及以上 应届博士须本、硕、博均为法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或者参与过省部级科研项目,在CSSCI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必须承担过省部级课题,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 单红军 13304262000
hongjunshan@yahoo.com.cm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日语) 1/1 硕士及以上 能够承担大学英语或基础日语等教学工作;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业绩特别突出者在学历学位方面要求可适当放宽。 罗卫华 0411-84729647
英语语言文学 1 硕士及以上 能够承担基础英语、口译等教学任务;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业绩特别突出者在学历学位方面要求可适当放宽。 罗卫华 0411-84729647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 1 博士及以上 在中文核心或CSSCI期刊至少发表两篇以上高质量本专业学术论文,能承担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专业英语等课程教学,从事比较政治、政治学理论的科研工作。 秦龙0411-84727807;     13904114366;qinlong9999@126.com
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1 博士及以上 在中文核心或CSSCI期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能承担船员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教学,从事航海心理学、航海安全与船员事故心理、海事调查中的心理干预等问题研究。 秦龙0411-84727807;     13904114366;qinlong9999@126.com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博士及以上 本科为哲学专业,在中文核心或CSSCI期刊发表两篇以上高质量本专业学术论文,能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文化哲学等课程教学,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秦龙0411-84727807;     13904114366;qinlong9999@126.com
社会学(社会工作) 1 博士及以上 有三篇以上CSSCI期刊论文;能够承担社会学基本原理、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社会学等教学任务;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福利制度者优先考虑。 秦龙0411-84727807;13904114366;qinlong9999@126.com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2 博士 本科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哲学专业,硕士、博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各教育阶段学位都要在外校取得;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任务,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 于霞 0411—84729550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 1 博士 本科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政治学专业,硕士、博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专业;各教育阶段学位都要在外校取得;承担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任务,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于霞 0411—84729550
中国近现代史/当代中国史/中共党史 1 博士 本科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历史学专业,硕士、博士为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或当代中国史专业以及中共党史专业;各教育阶段学位都要在外校取得;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任务,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于霞 0411—84729550
数学系 运筹学与控制论 1 博士 本科要求专业为应用数学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所学课程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本科、硕士、博士之一为外校取得;有半年以上国外研究经历;至少发表三篇及以上SCI论文;能够承担运筹学、高等数学等教学任务。 王志平15842605343
生物统计 1 副教授及以上 本科要求专业为应用数学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所学课程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本科、硕士、博士之一为外校取得;至少发表三篇及以上SCI论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够承担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等教学任务,从事生物数学或经济数学等的科研工作。 王志平1584260534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教授 本科为统计专业、所学课程为多元统计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本科、硕士、博士之一为外校取得;至少发表三篇及以上SCI论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够承担数学分析、高等数学、多元统计等教学任务。 王志平 15842605343
基础数学 1  博士 本科为应用数学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所学课程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本科、硕士、博士之一为外校取得;至少发表三篇及以上SCI论文。 王志平 15842605343
物理系 光学/等离子体物理(分析化学、海洋化学、环境化学或环境工程相关专业) 3 博士及以上 以第一作者发表过3篇以上SCI收录研究论文;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承担物理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物理任课经验、能双语授课者优先。 仲海洋0411-84723683
haae007@dlmu.edu.cn
姚丽0411-84724335
yaol@dlmu.edu.cn
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分子反应动力学/物理化学               3 博士及以上 以第一作者发表过5篇以上SCI收录研究论文;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承担物理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物理任课经验、能双语授课者优先。 仲海洋0411-84723683
haae007@dlmu.edu.cn
姚丽0411-84724335
yaol@dlmu.edu.cn
体育工作部 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大球方向:篮球、排球 1 本科及以上 硕士及以上学历要求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具有市业余体校及以上经历,能双语授课者优先;
最终学历为本科则要求健将或具有国家队经历。 张瑛玮 0411-84727513 zhangyingwei0411@sina.com
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小球方向:乒乓球、网球、羽毛球 1 本科及以上 硕士及以上学历要求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具有市业余体校及以上经历,能双语授课者优先;
最终学历为本科则要求健将或具有国家队经历。 张瑛玮 0411-84727513 zhangyingwei0411@sina.com
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游泳 1 硕士及以上 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具有省队及以上经历;承担游泳教学任务;能双语授课者优先。 张瑛玮 0411-84727513 zhangyingwei0411@sina.com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江苏宿迁泽达学院2011招聘教师公告

下一篇:定远明德学校2011招聘教师信息

  • 占位广告